臭宝宝小懒虫怎么养孩子总是顶嘴试试这种做
面对爱顶嘴的孩子,相信你肯定也和虎妈一样头疼。
那么,当孩子和你顶嘴时,除了发脾气,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虎妈
文 | 虫儿飞
来源 | 男孩派(洞见旗下育儿账号,你关注了吗?)
前段时间,综艺节目《放学后》中的宝贝徐睿晟,在爸爸教他拉小提琴的过程中,开启了“怼爸爸”模式,成功将爸爸气得血压飙升。
徐妈说:“我们家的麻烦在于孩子老爱顶嘴,有时候和徐爸两个人都被孩子气得哑口无言!”
中国人有句老话:七岁八岁狗也嫌。
孩子爱顶嘴,是无数家长的困扰。可顶嘴,一定就是件坏事吗?
很多孩子在7-9岁时,会经历一个儿童叛逆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无论大人说什么,他都要顶嘴反驳,很多家长也会因为孩子爱和自己顶嘴而感到生气。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顶嘴是源自无助和困惑,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却又无力反抗,恼怒之中不自觉地用顶嘴来找寻一种心理平衡。
伊能静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爆料大儿子和她顶嘴的经历。
伊能静希望儿子哈利去学编剧课,可哈利想学剪辑课。
“你用你知道的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而我知道你不知道的。”
伊能静说:“儿子的一番话,像一棒子打在自己头上一样。”
伊能静不自觉用自己知道的去给儿子建议,并希望儿子听她的话。
可是,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
凯叔曾对孩子的顶嘴作出这样的分析:顶嘴,其实是孩子的一种防御和反击。
大部分时候,孩子和父母顶嘴都是想因为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可父母强硬的态度,让他们不得不在顶嘴中做出防御和反击。
教育专家兰海说:“孩子爱顶嘴,第一说明你们家是开放民主的,孩子有话可以说;第二代表你家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爱顶嘴,是成长的一个标志,说明孩子开始拥有自我意识了。
有研究发现,孩子与其他人顶嘴时,能刺激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并且通过争辩掌握一定的逻辑技巧,对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在顶嘴过程中,提高了认知,训练了思维能力,更培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
《家有儿女》中的刘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可他反应快,思维敏捷,很多观众都十分喜爱这个角色。
刘星也是在剧中和家长顶嘴最多的孩子。
当刘梅让刘星剥豆时,刘星说剥豆是弱智干的;刘梅说夏雪学习成绩好,刘星立刻反驳,除了学习成绩,他拥有夏雪不会的能力……
孩子顶嘴,是他们增长智力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的顶嘴争辩中,孩子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增强了独立性。
德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跟踪观察两岁至五岁的孩子,直到他们的青年时期。结果发现:
在儿童期有反抗倾向的孩子,84%长大后意志坚强、有主见,独立性好;
而儿童期没有反抗倾向的孩子,仅有26%长大后意志坚强,74%长大后遇事缺乏独立性。
原来,叛逆期是孩子性格逐渐独立的一个重要发展和形成阶段,顶嘴是孩子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
父母在面对爱怼自己的熊孩子时,千万别急着否定打压,你应该为此感到高兴,这证明你家的熊孩子正在成长,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独立。
对于如何引导一个爱顶嘴的孩子,家长可以这么做。
1.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有时孩子和你顶嘴,多听一句,可能会有意外的答案。
有一次,我和儿子一起去爬山,路边的山腰上有很多野树,儿子一定要去野树上摘果子。
因为果树在半山上很危险,所以我阻止了儿子,可他却和我顶嘴一定要去。
我继续问道:“为什么要去摘果子?”
他说:“想带回去给奶奶,奶奶喜欢吃。”
原来孩子是因为惦念奶奶,才不听我的话。
当孩子在和我们顶嘴时,多听一句,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或许你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2.学会妥协和不妥协
有时孩子和你顶嘴,纯属对着干。
你说东他说西,你让他怎么做,他偏不这么做。
比如你让孩子“晚上8点前睡觉,晚饭必须要吃,洗完澡才能睡觉”时,他偏和你顶嘴,偏不这么做。
应对这类小事时,我们不妨做个懒家长随孩子去,让孩子自己去了解“不吃饭会饿,不睡觉会困,不洗澡会臭”这类对他自身不利的事情,他明白了后果,自然就会改正。
应采儿在《妻子的旅行》中透露,自己教育Jasper从来都是试错教育。
她曾经为了避免Jasper打开抽屉夹到手,便主动让Jasper被夹一次。这样他知道疼,自然就不会去碰那个抽屉了。
但在碰到一些原则问题时,“懒家长”就必须变为“狠家长”,必须让孩子听你的话。
比如,教育孩子不可以骂人,过马路必须看红绿灯这类和孩子人品、安全有关的原则问题时,不可以对孩子妥协。
这时我们要告诉孩子要么接受规范,要么接受惩罚,进行强制教育。
学会在“懒家长”和“狠家长”的角色中灵活互换,面对孩子的不同问题懂得妥协和不妥协,便有了教育的合理性。
3.换种交流方式
相比较一个爱说教的父母,孩子更喜欢有趣的父母。
有些家长习惯性带着焦虑和孩子沟通。比如叫孩子起床时,会满是抱怨地说:“还不起床,磨蹭什么呢?上班都快迟到了。”
此时,家长如果换成这种说法,“小懒虫该起床啦,不然你会害得妈妈上班迟到”,孩子的抵触心理便会少很多。
当你告诉孩子快去刷牙时,不要命令他,而是对孩子说:“刷完牙我们就可以说故事啦。”
这样引导孩子主动刷牙的做法,效果会好很多。
父母和孩子说话,说得有趣点,孩子会更容易听进去。
当孩子在父母的话里听见的不是“麻烦”,自然也就没有了“被命令”的感觉。
命令少了,顶嘴也就少了。
父母的交流方式变有趣了,孩子也更容易心平气和的和你说话。
愿每个父母都更懂孩子,愿每个孩子都有一对懂他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