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祖并不中意玄烨康熙帝能上位靠的可不单
清世祖并不中意玄烨,康熙帝能上位,靠的可不单是孝庄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在位六十一年,文治武功诸多方面都是大有建树,然而,他的登基也充满着传奇色彩,如果说他的父亲顺治皇帝登基,多少是有点运气成分,他的儿子雍正皇帝登基,弥漫着诡异和血腥,那么康熙的登基呢?笔者想说,绝对也有一番斗争,不过,这场斗争的结局应该算是大团圆了。
顺治皇帝驾崩时(或者说出家前),继承皇位的人选并不止康熙皇帝玄烨一人,而是至少有四人,顺治当时有六位皇子,可是只有两位长成,一位是皇次子福全,九岁,另一位是皇三子玄烨,八岁,其余四位年纪偏小,还有两位,一位是顺治皇帝的堂兄安亲王岳乐(阿巴泰之子),一位是顺治皇帝的堂侄康亲王杰书(代善之孙),这两位亲王都是清初的著名将领,为清军问鼎立下过汗马功劳。
顺治皇帝有鉴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一开始是准备传位与安亲王岳乐的,他的想法比较单纯,因为皇子年幼,由亲王辅政,极易重蹈当年多尔衮摄政的覆辙,国家需要一个有执政能力,而且在政治上非常成熟的人来统治,为了保证清朝统治阶层的团结,他有点倾向与传位与岳乐。
网络配图
虽然说福全和玄烨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是竞争对手,但二人感情一直非常好,是典型的“兄友弟恭”,弟弟玄烨当了皇帝,哥哥福全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并与康熙六年晋封为裕亲王,在弟弟的光辉下,他努力做一个贤王,实现了小时候在父皇顺治皇帝前所说的“愿为贤王”的志向,也全了与康熙之间的手足之情。
康熙皇帝曾命画工绘制了一张画,画面所展现的场景为康熙皇帝与福全一起坐桐树阴下,其意在表示与福全手足同老之意,同时,康熙皇帝还亲自题了一首小诗,可见,康熙皇帝非常重视与福全的兄弟之情,在福全去世后,康熙皇帝还专门命官员为福全监造坟莹、建碑,规定除常年祭祀外,另有加祭,想想康熙的儿子们为了皇位九王夺嫡,骨肉相残,他们真应该好好学学父辈们的相处之道!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