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柚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教育

我的宝宝好难养怎么办呀为什么我家娃这么难

时间:2025-01-06 来源网站:甜柚资讯网

本文来源: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就是说的一个人的气质。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是与众不同的,因为携带的气质不同。

一、什么是儿童气质?有哪些类型?

孩子的气质是一出生就有的,更多的是表现在外在。比如有的孩子反应比较激烈,有的孩子比较敏捷,有的孩子比较好动,有的孩子可能正好与此相反,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这些不同是孩子未来个性或者性格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儿童气质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式,儿童精神科最常用的一种划分方式,把儿童气质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易养型。这类孩子相对好带,容易抚养,他的气质特点比如适应比较快,反应强度比较得当,生活特别有规律,以积极的情绪为主。在抚养过程中家长知道他该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睡,吃多少,见到陌生人或去陌生环境,接受度是比较得当的。这样的孩子感觉比较好带,比较讨人喜欢,再加上比较爱笑,比较阳光,有时候叫他们阳光宝宝。

第二、难养型。这类孩子特别容易哭闹,而且比较难哄,不高兴就会大哭大闹,老是冷冰冰的样子,显得对人不那么友好。生活没有什么规律,到一个新的环境或接受一些新的事物相对比较困难,比如给他添加原来没吃过的食物,他可能拒绝,不愿意接受,上幼儿园时,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这种孩子在抚养过程中会感觉比较难带。

第三、迟缓型。这类孩子属于慢吞吞的,也叫启动缓慢型的孩子,因为他每接受一个新的事物,比如吃原来没吃过的东西,到陌生的环境,见陌生的人,学习新的知识,相对来讲是退缩的,不是那么主动地去接受,适应新的环境也要花很多的时间。但是这类孩子不像难养型的孩子那么容易哭闹,虽然有时候似乎不那么高兴,但是不会哇哇大哭,不会那么固执,反应强度相对微弱一些,就是适应新的环境比较慢,但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也能适应,所以我们叫慢吞吞的孩子。

儿童气质类型主要是分为这三种类型,但实际上有的孩子气质特点并不是这么典型,可能介于两者之间,比如中间偏易养型的孩子、中间偏难养型的孩子。

气质是相对稳定的,生下来是什么样,以后可能就是什么样,但也不是注定不变的,与环境也有关。比如本身气质特点是属于偏消极的,外界环境如果给他更多的积极和鼓励,今后也会朝更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如果孩子天生属于偏积极的,后天有一些不良的经历,未来可能会发展成偏消极的。所以孩子未来的气质是什么样子的,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外,孩子的气质其实也没有好坏之分,各有利弊,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孩子大致属于什么气质类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发扬有利的一面,避免不利的一面。如果教养方式符合孩子的气质特点,孩子就能比较顺利、健康地成长。如果教养方式不符合孩子的气质特点,孩子容易产生行为方面的问题。

二、如何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来抚养、教育?

对于易养型的孩子,家长不需要那么费心,那么操心,但是也不是说这类孩子就不容易出现问题,只是出现问题的几率相对小一些。这类孩子比较乐观,遇到困难或者见到陌生人,往往缺乏危险意识,陌生人很容易接近他们,他们也会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也许这个陌生人并不一定那么友善,可能会伤害到孩子。虽然这类孩子适应能力比较强,家长如果不打招呼,就把他带到一个和原来环境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也会给他心理带来冲击,也有可能带来适应上的问题。虽然这类孩子比较积极乐观,反应不是那么激烈,家长如果比较强势,对孩子要求过高,孩子也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不要以为易养型的孩子,家长就不用费心、上心了,对孩子不管、不闻、不问、随意压制,我们要根据他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难养型的孩子,家长往往感到非常头疼。当他们无理取闹,大哭大闹时,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立即去呵斥他,也不能马上随便答应他的无理需求,这样他会觉得哭闹特别管用,只有哭闹需求才能得到满足,而且这种孩子特别能哭,哭的时间特别长。除此之外,孩子哭闹时,如果哭闹不是因为生病、饥困导致的,而是无理取闹,家长要耐心陪伴,做一个耐心的陪伴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这类孩子,积极引导他去做一些家长或者老师认为有意义的事,使他更多地保持积极的状态。

对于迟缓型的孩子,在养育过程中不同年龄段注意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婴幼儿时期,添加辅食时不要强迫他非要去吃原来没吃过的东西,比如要换照养人,原来熟悉的人不要不打招呼就忽然离开,不要突然把他带到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环境去接触陌生的人,比如上幼儿园时,要带他慢慢去熟悉新的环境,给他充分的时间去适应,否则很容易产生适应性障碍。也不要因为这类孩子不太容易表露情绪,情绪反应低微,就觉得没关系、无所谓,看他哭得没那么厉害就忽视他,这种孩子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

所以对于迟缓型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尽量提升孩子的积极情绪,比如跟他积极互动,多鼓励他,给他充分的时间,帮助他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地去跟别人接触。

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要抓住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去养育,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长大。

作者:张劲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王立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化纤与纺织技术

家庭生活指南官网

保健文汇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