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育儿月嫂哪家好点于海燕当月嫂越干越
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农民工就业,牵动着方方面面的心。黑龙江牡丹江马河村村民于海燕,原本家庭压力大、债务多,得益于当地送岗位进农家、线上授课培训技能、畅通农民工返岗渠道等扶助措施,于海燕学了技能,当上了月嫂。如今,她刚顺利完成第一单工作,又接到了新的订单,在岗位上越干越好。
6月20日,于海燕看着客户对自己26天来月嫂服务的评价表,笑眼里泛着泪光——五项满分,都是“非常满意”。
“这是我第一单客户,我很欣慰!”她乐了起来,细长的眼角连着眉毛一起向下勾。白T恤、牛仔裤、运动鞋……四十出头的于海燕透着一股爽朗劲儿。她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马河乡马河村村民,过去半年,她找工作时经历了很多事,也改变了很多,一开始不知所措,如今踌躇满志。
在当地“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帮扶下,于海燕的就业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困境
餐馆不要人
别的干不了
今年3月初,一通电话后,于海燕怔了很久——此前已经工作了一年的山东餐馆“不要人”了。
过年前,于海燕的丈夫患肝癌去世。将近半年的治疗,于海燕掏空了不多的积蓄,还背上了不少债务。她本想年后尽快复工赚钱,却不成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
“我儿子正读大二,我母亲也需要照顾,谁倒下,我都不能倒下。”于海燕摇着头说,“我真的不能再‘失业’下去了。”
“但要说信息渠道,还真是不少。”于海燕打开手机展示起来,包装工、电焊工、保安……在马河村建立的“益农信息社”微信群里,信息员每天都会发布十几条就业信息,“有时候,村就业协理员还会把就业信息宣传册送上门呢!”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组织了‘送岗位进农家活动’,通过微信群、咨询电话和入户走访的方式,给全市的农民工和贫困劳动力推荐了1.6万多个岗位。”牡丹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民工工作科科长张鸿杰介绍。
“但看着一页页就业信息,照样很迷茫。”对于于海燕来说,当时的餐饮业不景气,导致自己从事的面案师傅工作需求不多,很多外地工作又“出不去”。
“活儿是不少,但又干不来,越瞅越愁得慌。”于海燕苦笑道。
一次偶然间,群里的一则育婴师招聘信息吸引了于海燕的视线,“早先就听说过,育婴师市场需求量比较大,再一看薪水,确实比较高。”于海燕笑了笑,“而且照顾孩子也挺好,正适合当时情绪低落的自己。”
“但转念一想,自己没经验、没技术,拿啥去报名?”于海燕说。
那时的于海燕并不知道,“没经验、没技术”的难题,在一个多月后的一场网络直播招聘会上得到了解决。
4月24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于海燕在家观看了牡丹江市务工人员(农民工)专场网络直播招聘会。就业困难人员专场、农民工专场、农村贫困劳动力专场、残疾人专场……疫情防控期间,这样的网络直播招聘活动一共有15场,于海燕没事儿就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岗位。
两个多小时的直播里,近150家参会单位中,最让于海燕喜出望外的,不是企业,而是一家培训学校——牡丹江市石管家职业培训学校。
机遇
线上学技能
政府来买单
“可以考取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课程免费,推荐就业”“疫情期间线上授课,啥也不耽误”……
手机上,培训经理一一回答着直播间中的提问,于海燕也越听越心动。“家政服务员、育婴员、养老护理员……这些课程都很适合我,我有做面食的底子,肯定能干好!”
第二天,于海燕拨通了牡丹江市石管家职业培训学校培训经理孙东鹏的电话。“把身份证和户口本拍给他,第二天我就被拉进授课群开始上课了。”于海燕笑道,“直到那时我才敢肯定,这课真的不花钱。”
“只要是农村户口,就能免费上课,培训费用市政府全买单。”孙东鹏介绍,于海燕的线上课培训费是1900多元,来自牡丹江“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专项行动的就业培训资金。
“免费的课更得认真听,我的目标是‘金牌月嫂’!”问及学习效果,于海燕拉高了嗓门。
“你看这‘头部抚触’,要提前把双手搓热乎了,然后从下颚中央到耳坠底部,画一个笑脸。”于海燕翻开笔记本,在自己脸上比划了起来。
“她是班上有名的‘问问题大姐’。”提到于海燕,石管家职业培训学校教师谢献萍有很多话说,“只要问到‘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于海燕总是先回复一个‘有’,然后细致地询问。”
谢献萍当然对她印象深刻——虽然于海燕是第二期的学员,但是在第三期开课的时候,她又主动申请,重听了一遍。“她还会把自己练习的手法、做营养餐的过程拍下来,发到授课服务群里,请老师点评指导,特别用心。”谢献萍说。
“这对于像我一样的初级学员来说,特别有用。”于海燕介绍,入户前该做哪些准备?如何和客户融洽相处?宝宝有症状如何处理?这些都可以在“石管家月嫂大学”微信群里请教不同专业的老师。
“通过专项行动,牡丹江不断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培训补贴力度和线上培训资源供给。”牡丹江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颖介绍,这样的职业培训学校,在牡丹江市共有93家,今年以来已培训近1.2万人次,将发放补贴1400余万元。
曙光
首单获认可
就业有信心
“这可能是我的第一单,我不在乎工资高低,只是想争取这个机会。”5月中旬的一场视频面试中,刚刚结束了阶段性培训的于海燕,这样告诉来自哈尔滨的客户。
一般来说,月嫂只负责照顾产妇和新生儿,但得知这一单的新生儿是二胎时,于海燕便主动承担下“大宝”和“宝爸”的饮食起居,同时负责打扫全家卫生。“第一次干,肯定有不足,但勤能补拙嘛!”于海燕说。
“这种‘全包式’服务工作强度很大,每天也就能睡四五个小时,很多人是难以接受的。”石管家职业培训学校对单经理张彩霞介绍,“但她为了争取这个机会,宁愿付出双倍的努力。”
客户最终选择了于海燕。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当时牡丹江疫情出现反弹,各方管控升级,外出务工如何“外出”?
“如果自发前往,很可能被直接劝返。”想到不止一位学员有去哈尔滨务工的需求,石管家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杨秋环直接拨通了牡丹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服务电话,申请开辟农民工点对点务工“绿色通道”。
提前3天,牡丹江市卫健委派人为于海燕做了核酸检测。“带着检测报告,5月26日一早,我们搭乘‘点对点’农民工返岗复工专车出发了。”于海燕笑道,“他们提前和哈尔滨协调好了,我们贴着包车标志牌,一路通行无阻。”
“我们协调牡丹江市交通运输局为承运企业临时开通了包车审批绿色通道,网上核发包车标志牌,指定专人分级负责,全程协调、跟踪指导。”张鸿杰介绍,牡丹江市卫健委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对务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全程动态监管;车上还配了口罩、红外线测温枪、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
现在的于海燕,已经以满分的成绩为自己的“第一单”月嫂服务画上了句号。“学校认可我的工作,又推荐了一个江苏昆山的工作,6000多块包吃住,再过两天就又出发了!”于海燕又乐了起来。
在黑龙江,还有很多这样不断“飞跃险阻”的“海燕”。
“眼下,正值‘挂锄期’,很多农民都会利用这一段时间就近或外出打工。”黑龙江省稳就业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左志斌介绍,截至7月1日,全省农民外出务工总数已达到502.1万人,其中省内务工294.9万人,省外务工207.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