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非常看重张昶为何他却不领皇帝的情呢
时间:2024-02-21
来源网站:甜柚资讯网
朱元璋非常看重张昶,为何他却不领皇帝的情呢?
明朝朱元璋屠杀功臣是出了名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两句话可以说是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但在他做吴王的时候却是截然相反,那时候朱元璋为了笼络人才不惜使用各种手段。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的发生了,《大明律》编纂与适用在法律方面使用轻典,还是使用重典上,张昶和其他人发生了冲突。
张昶主张用重典,所谓乱世当用重点典;但是刘基等人认为此刻要发展,就要继续笼络别人,就要轻刑法。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立场不同而已,本质上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张昶的悲剧也就开始了。
“劝上重刑法,破兼并之家,多陈厉民之术,欲 上失人心,阴为元计。”
有了刘基等这样的话之后,朱元璋会更信谁的?当然是刘基的,因为在朱元璋的心理,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便是“赵高”。他认为张昶这是在学赵高。
当时张昶卧病在床,杨宪前往探视,突然得到一份张昶私通元朝的信,立刻上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后非常生气,命令大都督府审问张昶,张昶再信的背后写了八个大字。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元至正27年6月,朱元璋认为张昶“是无法被再教育”的对象,于是下令诛杀张昶。
最终朱元璋以张昶无法被教育为由,将其诛杀,这件事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对张昶的评价自然也不同,他信封“君臣大义”,对元朝来说是不可多得忠臣,可对天下又是一种愚忠,元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元朝早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的这种忠心,颇有些助纣为虐的感觉。
其实回过头来想想,张昶虽然被朱元璋杀了。但是为人还是值得钦佩的,他本质上死忠于“君臣大义”,他认元为主,故宁死不叛元。后来朱元璋做了大明的开国皇帝后,本质上遵从和执行的“重典”也都是按照张昶所遵循的那一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