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柚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基金

申不害变法对韩国有何影响实行了变法为何实

时间:2024-02-21 来源网站:甜柚资讯网

申不害变法对韩国有何影响?实行了变法为何实力还那么弱

对申不害变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周边的大国兼并了。到了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家联手消灭智氏,并在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成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与此同时,田氏代齐的发生,促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七雄并列。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较量,往往还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战争则是更加残酷和频繁了。于是,为了适应战国时期的特点,战国七雄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以此增强自己在战国时期的竞争力。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一场非常成功的变法。在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并因此一统天下。那么,问题来了,几乎同时期的商鞅变法和申不害变法,为何秦国强大?韩国依然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呢?

首先,申不害,原为郑国京(今河南荥阳东南)人,战国中期法家著名代表人物。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灭亡,郑地纳入韩国版图,韩国的版图扩展到中原一带,与楚国接壤。但是,韩国与其他大国相比,无论从疆域面积,还是从国力上讲,都不能算是强国(地理位置使韩无扩张空间)。此时,各国的变法运动风起云涌,不变法就有落后和被别人吃掉的危险。在已经进行的变法中,魏国的李悝变法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榜样。李悝是法家人物,所以,韩昭侯也想用一个法家人物主持变法。他选中了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申不害。

最后,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十几年,国家太平,兵力强盛。而且,韩国还在扩张上取得不小成绩。公元前353年,攻东周,取陵观、刑丘(今河南温县东北)、高都(今河南洛阳南)、利(不详),公元前346年,韩国又与魏国联合出兵,攻取了楚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不过,在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变法所取得的成就实在太大了,这让申不害变法自然是相形见绌了。

比如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不仅消灭了有着战国第八大强国之称的中山国,还击败了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势力,这奠定了赵国在战国中后期的地位,而就商鞅变法来说,军功授爵的推行,直接提升了秦军将士的战斗积极性,促使秦国将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成为山东六国都非常畏惧的虎狼之师。综上,在笔者看来,这就好比其他诸侯国在变法之后,都前进了一大步,甚至好几步,但是韩国在申不害变法之后,仅仅向前迈出了一小步,这自然无法改变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的排名中。此外,再加上韩国本来就是战国七雄中疆域最小的诸侯国,也即本来底子就薄弱,提升的成绩还比较有限,这促使其一直是当时最弱小的诸侯国了。

丝网印刷期刊

才智期刊

农业灾害研究杂志官网

中国文艺家官网

品牌研究编辑部

光源与照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