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养猫饮食书籍嘉兴药窗先生吴藕汀喜猫猫
作者 | 陳萬清與貧瘦書屋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嘉兴药窗先生吴藕汀喜猫,著有《猫债》一书,记述一生所养过的猫的情事。其中,亦提及过去养猫人家送小猫的事,说道:
“养猫人家生有小猫,向来不作买卖,一般都是用讨与送的方式,很少用金钱交易。古云:‘裹盐迎得小狸奴’‘买鱼串柳聘衔蝉’,甚至用了‘迎’与‘聘’。有人称之谓‘纳猫’。送猫的人家‘养猫如养女’,名之为‘嫁猫’。可见,双方都很郑重。但我所见所闻,我们这一带不是‘裹盐’,而是用糖一斤。糖换小猫,为之常例。因为小猫断乳后,每以糖拌饭喂食,乞者用糖,聊表心意而已。有些人家外加两隻毛笔,希望小猫能‘逼鼠’之意。‘逼’与‘笔’音韵相近,故以代之。”
药窗先生说他的家乡有“拌糖喂乳猫”之习,不知科学不科学?因为,曾看过一本讲养猫的书里说过,猫没有甜味蕾,因此辨不出食物的甜味来,甚至光喂甜食给它还会发脾气。动物都喜咸,药窗先生提到古人“裹盐”纳猫应更合情理。但猫又不宜吃咸,民间有“猫吃咸的多了长癞”的说法。唯“买鱼串柳”,应该最合馋猫的口味了。
词人卢前《饮虹乐府》集中,有一篇曲词写家养的一隻猫出走三天后自己回来之事,很有趣。他用的是小令曲牌【仙吕游四门】,共二首:
坡坡重迭小楼高,巡柝五更敲。暗中咪咪低声叫,急点烛来瞧。猫,何处度今宵?
清晨才把板扉开,门外正徘徊。儿童一见惊呼怪,猫弟果然回。猜,何处去游来?
猫儿出走,突然还家。这麽一桩琐事,在词人笔下写得如此风趣、生动。在文才超人之外,可见卢前先生喜爱宠物之童心未泯。
在大马,偶尔看到被剁了尾巴的猫,有的剁去一截,有的就只留著秃尾巴头儿。早先听说过,有坏小子闲俐的没事干,剁猫尾巴玩。还听说过有人为了当钥匙链,剁猫尾巴,或自己用,或拿去卖钱。想起来,觉得都够残忍的。没好问这裡的猫主人为什麽要把猫尾巴也剁了。看著短尾巴或秃尾巴的猫,也还从容地在人前出现,总觉得有点滑稽。到网上「百度」特意查询一下「猫为什麽剁尾巴?」网上说:「1、把猫尾巴剪短是为了,不让猫上蹿下跳到处跑,猫科动物的尾巴是用来保持平衡的,如果没了尾巴或者尾巴变短后,猫的平衡能力就大大降低,譬如从墙头跳下来会摔倒等等,久了以后猫就老实了,不到处上蹿下跳了。2、南方有一种说法是剪短猫尾巴后善于捕老鼠。」这一查?知道了,剁猫尾巴是因为有这些讲究的。但还是觉得对猫们有些残忍,或是人类製造的善意的「猫债」。
- 上一篇:养狗让我着了迷狗疯迷心智失守无法自拔
- 下一篇:养兔子不能养狗吗注意了这些宠物不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