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人怎么养宝宝吃奶粉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做
前几天我把德鲁克曼的《法国育儿经》看完了,为了确保自己真的吸收了那本书的精华,我觉得我有必要总结一下书里的要点。
1、孩子会“搞定”他自己的夜晚
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自己能睡整觉,大部分法国小宝宝在出生后2-3个月就可以晚上睡整觉。
这点小葡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她现在八个多月了,晚上还要吃夜奶,我们试图断过几次,但是这家伙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三天下来,嗓子哑了,而且还哑得很厉害。孩子妈舍不得了,这场战役以小葡萄胜利告终,她依旧吃夜奶,有时候1顿,有时候两到三顿。
我跟葡萄妈都特别羡慕宝宝能睡整觉的家庭,我们错过了纠正宝宝吃夜奶这个习惯的最佳时间,就像书里说的,两三个月的时候是训练睡整觉的好时机。
书里给父母的建议是,不要一听到宝宝哭就立刻把他揽到怀中,而是应该观察一下,在宝宝早期的时候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显著的改善宝宝的睡眠。
那些夜晚对宝宝哭闹反应慢一点的父母,大多会有一个乖乖睡的孩子,而立刻跳起来回应的父母,则会有一个夜里反复哭闹的宝宝。
宝宝会在两次睡眠周期之间醒过来,睡眠周期一般大约为两小时,在他们学习连接这两次睡眠周期时,哭一下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父母自动解读为宝宝饿了而赶紧给宝宝喂奶,孩子就无法自学连接睡眠周期了,结果就变成在每个周期的最后,他都需要大人插手,把自己哄睡着。
新生儿一般都不会自己连接睡眠周期,但是到了两三个月的时候,如果给他机会学习,一般都能学会,连接睡眠周期就好比骑自行车,只要宝宝有一次自己入睡了,那么就更容易再次自己入睡。
宝宝有时候确实需要喂一下抱一下,但如果我们不暂停一下先观察观察,我们就无法确定,如果宝宝哭闹变得更坚决,那就是需要妈妈喂一下了。
这种暂停法只对4个月以内的宝宝有效,再大一点,不好的睡眠习惯就已经养成,比如我家小葡萄,所以如果我要下定决心断了夜奶,可能就需要可怜一下葡萄果子,让她狠狠的哭几晚上。
2、让宝宝学会等待
大概从4个月大开始,大部分法国宝宝都有了固定的吃奶时间,就像睡觉的技巧一样。
书里描绘的一个场景是我和葡萄妈比较羡慕的:虽然有小孩在家,法国的家长们却能不受打搅的喝咖啡、聊天。
“等待”是法国育儿语言的一部分,孩子哭闹的时候,法国父母通常都会短短的说“attend”,意思是“等等”,而不是说“安静”或者喊“停”。
家长们认为如果孩子没有耐心的话,就没办法真正沉浸在他所做的事情当中,在法国人看来,一个通过自我控制做到平静处事的孩子,要比一个焦虑、急躁和要求过多的孩子,能玩的更开心。
让孩子快乐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感到受挫,并不是说不让他们玩耍,或者不去拥抱他们,我们当然必须尊重孩子的感觉、他的节奏和他的独立性。简单点说:孩子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他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不是围绕自己转的,别人的需求和自己同等重要。
这种教育应该从孩子3-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妈妈应该让孩子有时等待一会,日复一日,父母给他的这种小挫折,加上父母给予的爱,将会让孩子慢慢适应,等到2-4岁,宝宝就会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这有助于将来教育他变得通情达理。这种转变不会马上发生,但却是必经之路。
3、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学这些
在法国,大部分孩子在6岁前根本没在学前班学习阅读,他们只学了字母、发音,和如何写自己的名字。
这种放松的态度和美国理念(作者是美国人,在法国定居)完全不同,美国提倡“越早越好”,法国育儿经认为:6岁以前孩子学习社交能力、学习如何组织自己的思维、如何把话说好更重要。
4、孩子应该如同大人一样,主动跟他人打招呼
在法国,孩子应该主动问候,就如同大人走进别人家要跟主人打招呼一样,任何孩子走进别人家,要跟主人问好。
问候是将自己视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必须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不知道主动向大人问候的孩子不会真的拥有自信。
这一点我也要注意,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我的生活中,包括我自己小时候,会主动以主人的姿态打招呼或以客人的姿态问候的小朋友并不多,在大家的思维中,小孩子是可以躲在父母问候的保护伞下的,并没有需要打招呼的要求。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孩子不需要必须回复我,他们只是孩子而已。
5、孩子不应该占据父母的整个世界
为了使家庭平衡,家长同样需要私人空间,孩子不应该占据父母的整个世界。
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应该要明白,他的父母除了将时间分配给工作、房子、买菜和孩子,还需要自己的时间。
以上是我认为这本书中能够引起我反思的地方,选择性的去将它融入到我对葡萄的教育过程中是我需要做的,希望也能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