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明星谈韩国疫情韩国足足等了20天中方
环球时报援引韩媒消息,在韩国新任外交部长赵兑烈于1月10日走马上任后,已先后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本外相上川阳子以及澳大利亚黄英贤、越南外交部长等通电话,其通话国家可以说全部是与韩经济或政治交往密切的国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赵兑烈已经上任20天,却仍未与中方实现通话。尽管中国外长王毅在赵兑烈上任之后,向其致电以表示祝贺,但中方却并没有想和赵兑烈通电话的意思。用韩媒抱怨的话来说,就是韩国新外长遭到了中方的冷落。
韩媒指出,中方此次的做法与以往截然不同。比如2022年朴振履新韩国外长时,虽然朴振的第一个电话是打给布林肯,但在上任4天后即与王毅外长进行了首次通话。因此韩媒认为,此次中方“冷落”韩国新外长赵兑烈,凸显出了中国对韩国的外交政策正发生变化。
韩国新外长赵兑烈
这种迹象其实在去年11月后就已经有所显现,中韩关系走冷目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去年11月,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在韩国釜山举行,借此机会韩国推动了中韩外长峰会,但这场峰会双方并没有像中美关系那般取得一个“良好的开端”,反而在这次接触之后,中韩两国外交层面的往来基本停滞。
换句话说,中国已经对中韩关系在短时间内改善,不抱有希望了,最起码在尹锡悦任内,我们认为中韩关系缺乏改善的空间。
而这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尹锡悦政府一系列外交政策。去年1月,韩国在疫情管控问题上对中国旅客采取歧视性措施,比如给中国游客挂牌隔离,引起我们的强烈抗议,中国驻韩国使馆和领事馆第一时间暂停签发所有韩国入境中国的旅行签证,这一事件成为中韩关系遇冷的开始。
如果这个问题是中韩两国关系遇冷的开端的话,那么尹锡悦政府全面倒向美日,导致东北亚局势不断升温,甚至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才是导致中国不太愿意搭理韩国的重要原因。
从尹锡悦上台后,在朝鲜半岛局势上采取强硬的政策,主张加强美韩同盟来应对来自朝鲜的军事压力。除此之外,在韩国永久性部署萨德系统,加强美韩合作,加强所谓的对朝鲜的延伸威慑能力,导致朝鲜半岛局势不断紧张。很明显美国在这一系列问题上,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尹锡悦政府却默认了韩国为加强所谓的“自身安全”,损害中国在东北亚的安全利益,比如萨德的加速部署。
而在美日韩三国同盟问题上,尹锡悦主张与日本全面和解,加速构建美日韩三国同盟,导致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温,朝鲜为了应对美日韩、美韩之间的联合军演,不断试射导弹秀肌肉,朝鲜半岛局势由此不断升温。
美日韩三国同盟
从这一系列迹象来看,尹锡悦政府全盘放弃了文在寅时期的中美不选边站的外交政策,开始全面倒向美国,并且没有丝毫想要修正外交政策的迹象。
更重要的是,在继日本之后,韩国也在台湾问题上指指点点,比如尹锡悦将大陆和台湾比作是现在的朝鲜和韩国,换言之将台湾当作是一个“独立国家”,此举严重违反了中韩建交基础和原则,严重损害了中韩关系和互信。
另外在整个西太平洋的地缘政治格局中,韩国在尹锡悦政府的带领下,不仅在外交和军事上全面倒向美国,还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不断给美国的印太战略添砖加瓦。在美国推动对华“脱钩”政策之后,尹锡悦政府火急火燎地推出了韩国版的“脱钩”政策,主张部分放弃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转而寻求与美国和欧洲加深经济合作。
军事问题上,配合美国在黄海海域举行军事演习,试图大摇大摆地把舰队开到中国的家门口。再比如在最近的人权审议会议上,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指指点点,配合美西方国家打所谓的“人权”牌。
尹锡悦政府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持续损害中韩关系,中国自然也不可能给韩国什么好脸色看。尤其是尹锡悦政府一心一意倒向美国的情况下,我们的冷落所释放出来的信号,韩国应该好好品一品。
最后,在过去一年多里,尹锡悦政府积极配合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不断推动半岛局势的持续升温,韩国作为始作俑者,自然也受到了反噬,比如韩国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受到打击。如果中韩关系遇冷继续持续下去,尹锡悦的执政根基恐怕也会遭受动摇,毕竟中韩贸易对韩国经济来说,十分重要,不是韩国能轻易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