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柚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家居

守望育儿知识分享一套高效的教育方法不打不

时间:2024-05-14 来源网站:甜柚资讯网

孩子犯下了错误,应不应该受到惩罚?如何才能让孩子长记性?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熊孩子,因为各种毛病被父母"收拾",但是有时候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结果却收效甚微,甚至影响了亲子关系。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惩罚"孩子却知之甚少。事实上,惩罚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同时更是一门"技术活"。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说:犯了错误的人之所以应该受到惩罚,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误(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而是为了让他们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孩子犯错后,如何才能"惩罚"才能有效规范孩子的言行呢?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智慧惩罚的原则或方法: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1、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被罚。孩子因为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在惩罚孩子之前,父母必须和孩子讲清楚惩罚的原因,这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关键。同时,家长还应该根据孩子所犯错误的性质或严重程度来选择相应的惩罚方法,让孩子更清晰地认识到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责任感。

例如:

1、如果孩子犯的是生活中的小错误,而这些小错误是由于好奇心和求知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就没必要深究,只要让他明白需要承担自己犯错的后果就行了。

2、如果孩子犯的是原则性的错误,例如偷窃、撒谎等,家长就可以通过小惩大诫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给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3、事先告知惩罚后果。如果父母提前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处罚等,无形中会为孩子增加一道心理防线,帮助他们抵御犯错的冲动。比如当孩子准备乱扔玩具时,父母可以先采取眼神警告,然后明确告诉他:如果你再犯就会没收玩具。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迅速理解父母的意图,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3、惩罚要适当及时。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如果惩罚过重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此,惩罚一定要适当,必须尊重孩子的人格,避免态度粗暴、生硬、讽刺、挖苦,更不能恶语中伤或体罚孩子。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犯错后如果能立刻体验到犯错的后果,他的记忆会更深刻。但是如果当时情况不适合惩罚孩子,比如有客人、父母、有急事、孩子生病等,父母则可以在事后与孩子回顾当时的情形,引导孩子认识错误。·4.不要总是旧事重提,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而言,犯错是难免的。父母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允许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孩子接受惩罚后,父母应牢记不要总是旧事重提。这种翻旧账的做法会无形之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终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惩罚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依然爱他,而那件错事已经翻篇了。各位家长,以上介绍的惩罚技能你都学会了吗?

住宅与房地产期刊

兰台内外杂志社

石河子科技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