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饮养生之家尿酸高脾虚湿困头面四肢肿怎
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075期
「在阅读此文之前,诚恳请您点击一下右上角关注,既方便每天早晨6:30阅读科普,又方便进行讨论和分享,还能让你更便利获得调理方案,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
大家好,今天是周六,在暑热重的早晨,为你分享如何用经方五皮饮来健脾祛湿降尿酸消除脸面四肢水肿的道理和方法。
尿酸高,脾虚湿困的很多,如果肾脏蒸腾气化水湿能力也下降,水湿流注下焦,弥漫脸面,则很容易导致脸面四肢浮肿。
对于痛风的人来说,预防发作的有效方法就是把尿酸降低到目标范围。
从中医的角度看,尿酸高,脾虚湿困脸面四肢水肿,是脾肾正气虚,水液代谢不畅,蓄积在体内。湿性弥漫导致导致脸面四肢水肿。所以针对这些病因病机就要健脾益肾祛湿利尿消肿
。祛湿名方五皮饮,健脾益气、行气利水、通调三焦,湿去尿酸降好,现在我们来聊聊去实名放五皮饮能够健脾祛湿消水肿降尿酸的道理。
祛湿名方五皮饮,功擅健脾益气、行气利水、通调三焦水道,水道一通,蓄积在体内的水湿自会随二便而去,尿酸自降,水肿也自会消失。可用于因为脾虚湿盛所致的尿酸高,头面四肢水肿、脘腹胀满,小便不利等。
不过历史上出现好几个五皮饮——
清代医家谢玉琼所著的《麻科活人全书》中记录了一个屋五皮饮,由大腹皮、茯苓皮、陈皮、五加皮、生姜皮组成,具有理气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用来主治全身浮肿、肢体 沉重,或身体酸楚疼痛,小便不利
,舌淡苔白腻等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也有一个五皮散,方由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组成,可以消肿利水、祛风胜湿,主治脾虚风湿相搏所致的头面浮肿、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去促急,饮食差,小便不利等。
不过,当今中医界常用的五皮饮主要载自相传为华佗所著的《中藏经》中的五皮散,方由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和茯苓皮组成,比例等分,具有理气健脾、利水消肿。
对于其功效,《中藏经》中原文如下:
治男人妇人脾胃停滞、头面四肢浮肿,心腹胀满,上气促急,胸膈烦闷,痰涎上壅,饮食不下...状如水病,先服此药,能疏理脾气,消退虚肿。切不可乱服泻水等药,以致脾元虚损,所患愈甚。此药平良无毒,多服无妨。
为什么五皮饮可以利水消肿呢?
中医认为用皮,因为皮能入皮,还能利水,善行皮间之水,而且五皮饮药性平和,适合更多人,所以是治疗皮水症(水肿症 )的主方。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认为五皮饮是“消水肿之通剂”,认为水肿之病,是肺脾肾正气不足的原因,而五皮饮中桑白皮、大腹皮可以消肺水,陈皮、生姜皮可以消脾水,茯苓皮消肾水,而且五中皮类药都是气胜为主,气行则水行,水湿自去,水肿就消失了。
而尿酸高呢,也不外乎肺脾肾三脏异常所致,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肺气时序宣肃,肾虚不能气化水湿,所以针对脾虚湿盛尿酸高水肿等,治疗则应重在治脾,兼顾肺肾。
而五皮饮的组方,就是在健脾祛湿的前提下,兼顾肺肾,体现了健脾、行气和利水并重的特点——以免健运脾气,以防水湿卷土重来;一面疏通三焦水道,让体内泛滥的水湿有路可去,体现了健脾和利水同治的配方原则。
所以降尿酸消水肿的效果才会更好。
如果同时肾虚致水不力,则可和另一个祛湿名方五苓散合用,治疗水肿的疗效就更好了。
不管你是口疮、口腔扁平苔藓,还是尿酸高痛风
,都可以参与“口腔黏膜和痛风千名援助计划”,帮你解读报告,梳理一对一调理。方法很简单,只要您关注@北大医学博士后单独悄悄地回复(别在评论区)我一句:我要参加,留意悄悄给你的反馈即可。#合理用药知识大全#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网络,侵删):2008年 第2 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王妍等文章《五皮饮的古代文献记载及临床应用》#暑期创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