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模式动物的抱团取暖
抱团取暖模式 动物的抱团取暖
一、抱团取暖的故事
儿时的冬天,尽管气候透骨奇寒,但我们十来个小伙伴聚在一起,互相玩着取暖的游戏,相互抱团取暖创造着热量,在墙角挤来挤去,反而挥汗如雨。六七十年代,物质极度困乏,全社会生活困窘。我们这些半大小子缺吃少穿,寒冷的冬天,为了御寒,我们因地制宜发明了许多简单的游戏活动,像踢毽、跳绳、推铁环、跳方等。但我们感到最有趣的活动,还是墙角挤暖。一堵墙角就是挤暖的器材,场地多在校园门口或校园里边的犄角旮旯。早晨,校园门还未开,便已聚集了远近而来的小伙伴们,有高年级的、也有低年级的。人少时,先是小跑跺脚取暖;人多时,只要有人喊声“挤暖了”,大伙儿把书包往空地一摞,便一窝蜂似得朝墙角涌去,瞬间开始了最卖力气的游戏——挤暖。跑在前面的同学快速抢占了墙角里面的最佳位置,后面的同学则喊着“一二,嗨哟”的号子,拼命朝里挤去。那阵势如同一群小猪拱墙,“吭哧吭哧”地乐作一团,那个欢乐劲儿也不亚于当今儿童们玩迪斯尼乐园。挤暖也得有巧劲。要想挤进墙角里,需从两侧紧贴墙根处的人缝里,身体侧扁成“撬杠”,边撬边钻。不一会儿,就挤得浑身热了起来。伙伴们一个个脸上红扑扑的,身上冒着热汗,挤出来又挤进去,这游戏比小跑跺脚得到的温暖强多了。挤暖不仅收获着温暖和快乐,而且还建立着“人脉”,虽然不是同班同学,但只要挤在一起,马上就成为好朋友。挤暖让我们在简易而快乐的游戏中抱团取暖,抵御寒冷,但多少还是缘于那年月吃穿窘迫,耐寒机能偏低。如今生活好了,保暖的方式多种多样,再不会有挤暖这种原始的取暖方式。挤暖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物。但小伙伴们抱团取暖的精神,那种团结的力量,那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仍是值得我们的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我至今对这种游戏念念不忘,它给了我温暖,也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二、中小民企“抱团取暖”术
企业抱团行为从企业-产业-竞争的角度可以看成是产业簇群经济规律的促动成果。产业簇群,经济学家钟朋荣曾称之为“小狗经济”,意指一群小狗合作可以吃掉一匹马。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相关机构,由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而教授最早指出的五力模型(该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表明,五种力量的挑战是动态变化的,企业如果没有全面缜密的应对策略,就很容易顾此失彼,逐渐丧失优势,甚至被市场淘汰。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依靠产业簇群,由个体智慧变成群体智慧,依靠强大的、同进同退的联盟,可降低各种成本和风险,提高竞争力,并能维持相对行业平均水平较高的利润。
简单来说,抱团的模式可以分为四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同行业内企业抱团;企业为融资进行抱团;以商会为组织形式的抱团。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这一模式最为显著的优势是其内部交易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较低,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一般来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通常是在区域内集中了大批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原料的采购以及产品的销售都能就近进行,这不仅节省了相应的交易费用,还节约了交易时间。同时,由于企业间距离一般都较近,交易所需的时间较短,企业可以减少库存甚至做到零库存,这又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产业链抱团使得上下游企业间减少了由于目标选择过分单一而带来的合作风险,因为一般来说同时有多条产业链条参与运作,所以即使其中的某一两家企业出现了问题,产业链也不会因此而断裂,更不会对抱团企业造成过大的影响。同时,由产业链所产生的向心凝聚力使每条产业链的韧性大大增强,抱团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就增强了。此外,这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抱团有利于资金、技术、管理知识的流动和对人才的培养与利用。
一般情况下,产业链的每一个层面上,都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同类企业存在。倘若某一家企业采用了新的*或管理方法,其生产成本会有显著的下降,相应的市场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其他企业为了能与之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获得竞争优势,就会想方设法学习、模仿甚至研发使用更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这就推进了技术进步。与此相似的,在人才的供给上也存在着很多的“外部性”,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各种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可以很方便地由一家企业进入到另一家同类的企业。一般而言,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流动往往是与人才的流动同时进行、共同发展的。如日本三大汽车厂商丰田、日产、本田均落户珠三角,其日本国内成百上千家配套企业便在附近投资建厂,很快就在珠三角形成了一个汽车产业簇群。
同行业企业抱团。这一模式可以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企业间联合着手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设计等。例如,温州多家外贸企业曾一起赴香港参加时装节,增强与香港时装业的联系,寻求在产品研发等全方位的合作,让温州服装真正“走出去”。此外,为了拓展国内市场,温州一些服装企业还联合起来到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考察,并准备在天津、湖北等二三线的城市设立服装大卖场,让产品直接由生产厂家进入零售终端,扩大国内销售渠道。
其次,同行业企业抱团可以优劣互补,运用技术创新平台,让中小企业以低廉的成本享受到产品设计、工艺革新、品质控制、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例如,长三角地区纺织产业抱团就是以诸多中小企业为基础。这些中小企业自身的科研力量相对较弱,绝大多数小企业缺乏研发力量,往往可以借助于某个技术专家实施细小的技术改良而形成一些技术诀窍,但是对于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一般束手无策。因此,大量中小企业对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长三角的一些机构则组成“长三角纺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从全球竞争的角度重新帮助长三角纺织业成长,以提高长三角纺织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企业融资抱团。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市场大环境下,很多中小企业急需资金支持,但受制于企业规模,往往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和相应的担保单位,与此同时,银行因受风险机制的约束也爱莫能助,中小企业融资经常会落入企业缺血、银行无从放贷的尴尬局面。而“抱团贷款”融资,可以把数家贷款有难度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组成联保人,在缴存一定的贷款联保保证金后就可以获得贷款。银行或信用社分别向这些加入联保的企业授信,如联保企业中一户需要贷款,其他企业可为之提供担保。实际上,这种企业之间以资产信用互相担保的“抱团贷款”模式,把抱团企业的自律自治、第三方信用服务和银行的信用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比较好地降低了银行风险。通过“抱团贷款”,成员企业自愿组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温州式民间商会形式抱团。温州民间商会的成员基本上是由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个体构成的,他们多是因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些需求后(如维权、人力资本培训、服务等)由一群领导者发起,然后在业内进行动员而组织起来的,并通过一种自主性的协商来解决企业间一些公共问题,同时相互合作来增进彼此的共同利益。在温州,私人产权及其产权保护的概念历来比较牢固,民间资本市场非常活跃,私人借贷十分频繁,而且有非常灵活的融资方式。在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的情况下,民间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过极大的作用;浙南一带广泛存在着类似于“盟兄弟”、“金兰会”的抱团组织。这种组织既强调互助互利,又强调个性独立和平等,可以看成是日后“商会”的雏形。温州商会企业间合作主要是依赖于一种彼此之间的信任而不是正式的规则,执行的方式也是约定俗成下的一种习惯。
三、抱团取暖的动物
1.团结就是热量!帝企鹅抱团取暖
帝企鹅身处极度寒冷的南极地带,其生理结构已经进化成适应寒冷的体质:紧实有韧性的表皮之下,是一层厚厚的脂肪。平常看见帝企鹅挺着大肚子一摇一晃地走着,看起来很滑稽,但实际上,如果没有了这层如怀孕九月的脂肪,它们的生命可是会遭到寒冷的威胁。当帝企鹅在南极陆地上繁殖时,为了抵御零下70度左右的大风雪,它们会选择挤成一团,外面的与里面轮流更换位置,能有效地防止大家被冻坏。
2.天冷了?别吵,睡一觉再说!
对于很多动物来说,对抗冬日寒冷的有效方式就是——睡大觉。没错,冬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抵抗寒冷的方式,经过一轮饱餐后,补充了充分的营养与脂肪,然后倒头大睡。在进行冬眠的过程中,这些动物的神经进入了麻痹状态,心跳奇慢,体温也显著下降,因此能够减少环境温度的影响。比如说黄鼠,在为期130昼夜的冬眠里,才一共释放出70卡的热量,相当于人慢跑约12分钟消耗的能量!而在冬眠过后,黄鼠每周就要消耗280卡的热量。
3.来打我呀,我皮厚我不怕
大家心目中呆呆萌萌的北极熊一点也不怕冷,靠的就是他那厚厚的皮(可不止脸皮)。北极的温度差异非常大,在温度基本都维持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下,北极熊有一套非常牛逼的装备:天然毛皮大衣。它的毛非常神奇,看上去由于视觉效果是白色的,但实际上是透明的,毛中间是空的,这种结构能让尽可能多的阳光折射到毛下有利于吸热的黑色的皮肤上。如此之外,毛皮之下还有一层厚厚的脂肪,能为它抵挡冰冷。
4.人类取暖:原始靠抖,后期靠科技
人类最原始的保暖技能并没有非常丰富,虽然也有毛皮脂肪,但远远不足于抵御寒冷。所以最原始的保暖技能,就是依靠肌肉的抖动发热取暖。所幸的是上帝没有给我们强力保暖的原配装备,倒是给了人类创造与发现的智慧。接着,人类发现了火,慢慢开始懂得了利用动物的毛皮来为自己取暖,到后来罗马帝国出现了火坑取暖系统,到18世纪之后,中国还发明了炉和水暖系统置于室内取暖。
四、抱团取暖模式的幻灭
抱团取暖模式的幻灭:创业板系数在8月创出历史新高,这是一个令市场唏嘘不已的事实。当大系数还在山底下徘徊不前时,讲故事,击鼓传花和抱团取暖这三个模式共振下的创业板已经飞上了天,讲故事,击鼓传花这两种模式我们之前在博文中曾专门讲过,就创业板系数而言,由于排名靠前的权重股设置以及机构持仓的高度集中,抱团取暖行为特征极为明显。现在的问题在于当新高之后,抱团取暖还能坚持下去吗?上周在主板炒地图的资金分流下,创业板系数出现调整,这个系数已经进入一个关键节点。投资者喜欢抱团的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业绩确定性高或者相对业绩优势明显,二是对公司基本面有独到见解。其实很多时候,这两个原因都只是幻觉。投资者往往喜欢在消费品中抱团,因为一旦经济下滑,与经济关系度大的周期性品种业绩大幅下滑,消费品的相对优势就非常明显。殊不知,这不是业绩确定,而是后周期,一旦经济持续恶化,消费品的业绩也注定会下滑。其次,投资者喜欢自下而上去寻找一些个股,觉得通过自己的深入研究,可以掌握一些信息优势,而大盘股、周期股往往透明度大。其实,这些小股票的信息是最不透明的,我们承认会有部分不错的个股,但是整体性机会却很小。
回顾一段历史:2012年上半年,二级市场资金持续流出,市场依然是存量博弈。然而5月份后市场的下跌,似乎并没有让许多机构感觉很受伤,因为确实存在“结构性行情”,很多股票不断创出新高,资金越来越向*、白酒、医药等板块集中。投资者希望通过抱团这些看似业绩稳定、成长空间大的板块或个股来取得收益、度过寒冬。但是后来出现的塑化剂事件让白酒股的抱团取暖灰飞烟灭,其中的机构形成惨烈的多杀多格局,回一下酒鬼酒,看看白酒板块系数的走势各位就清楚资金一旦出现分歧,抱团取暖将面临何种处境。
其实塑化剂事件只是一个催化剂而已,从这些年的牛熊转化看,最终所有的强势群体都会出现补跌,这次创业板也不会例外,从上周走势看,虽然创业板系数创出历史新高,但明显不如主板题材股活跃。作为今年以来的强势群体,补跌的催化剂是什么?其实,有些时候“催化剂”只是借口,关键是风险收益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还是探讨一下历史上补跌的三种情景。
催化剂一:经济持续低于预期,投资者开始系统性降仓。强势股补跌的主要催化剂就是经济持续低于预期,投资者开始系统性地减仓,从而导致强势股的回归。2008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8年中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下滑,并且下滑的幅度持续超预期。于是投资者试图在白酒、医药和一些中小盘个股中抱团取暖,也使得这些板块走势相对坚挺。但是由于经济数据持续低于预期,投资者抱团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减仓,导致这种抱团的收益往往只有短短的一两个月。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2008年中强势股的每一波调整都伴随着基金的系统性的减仓。
催化剂二:流动性收紧。第二种催化剂是市场流动性的收紧,引起先前抱团的消费品、成长股板块的下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从2010年末开始,随着通胀压力的不断加大,央行开始了收紧货币政策,连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市场流动性骤然收紧,市场先前积累了较多超额收益的白酒、医药、中小盘个股也开始了补跌。
催化剂三:政策以及风格切换,调仓。第三种催化剂是一些偶发因素引起的市场风格的突然切换,投资者从成长股调仓到周期股,从而造成这些强势板块的下跌。最典型的例子是2010年10月前后市场风格开始向周期品转换,煤炭、有色、机械设备等周期股表现出较高的超额收益,而机构前期抱团取暖板块则明显跑输大盘。其实今天市场还有一个值得纪念的现象,即贵州茅台盘中跌停,第一次。贵州茅台同样是一个抱团取暖的典型个股,机构重仓,下跌的催化剂是反腐和抑制公款吃喝,政策的变化对于依赖于高端消费的个股无疑具有重要影响
- 上一篇:安乃近针有哪些副作用安乃近片可以治什么病
- 下一篇:初秋时手掌脱皮应该怎么办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