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活常识的少爷怎么办孩子自理能力差怎
大家好,我是睿沃思专注力家庭教育指导师郭老师,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孩子自理能力差怎么办
?(一)从佑佑的经历看自家孩子
佑佑是家里的小少爷,自从出生以来什么家务事也没有做过,因为一切事情都有父母给他料理,帮他解决。等到上了初中,父母不能随身照顾其日常生活,他才不得不过开始试着独立生活。
衣服脏了,不能及时拿回家去洗,他就脱下来往盆子里一泡,学着人家洗了起来。可是同学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的,自己的却总是看起来脏兮兮的,连衣服上的笔迹都洗不掉。穿着这些又黄又皱巴巴的衣服回家时,佑佑的父母一脸心疼,怎么自己的宝贝儿子在学校过得这么邋遢呢?
其实,佑佑自理能力差,不光是自己有些懒惰的原因,更多的是父母过度溺爱造成的。现在大多数孩子是在父母精心建立的"温室"里长大,因为过度娇宠而变得脆弱,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导致自理能力差;再者,一旦孩子没有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产生了气馁想法,便会开始慢慢不自信,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帮忙摆正心态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一蹶不振,难以学会独立生存,恐怕连长大后找工作都不敢自己去。
(二)从父母身上找原因
作为父母应该尽快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从自身找原因,"孩子自理能力差"可能是我们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
一是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度娇惯,总是包办孩子的一切,使孩子没有机会学会自理或者锻炼动手能力。
二是因为父母在对孩子自立的问题上总是批评多鼓励少。孩子自己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结果不能如愿,于是父母就会讥讽嘲笑、极力批评。甚至在孩子做错的时候总是批评,不会帮助孩子改正。
三是因为父母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教育上总是半途而废。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看到孩子差不多学会自己吃饭洗澡之类的简单生活能力就不再进一步培养了,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没有教孩子学习新的技能,直接造成孩子对某些技能一无所知,甚至连问到时都是懵懵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自理能力。
(三)孩子学会自理的重要性
这里说的"孩子能够自理"重点是指:当孩子遇到事情,能够独立解决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孩子自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孩子成长的好坏,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作为父母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一些对孩子成长有用的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例如自己照顾自己、做家务、处理人际关系,学会释放压力等,这样不仅能使孩子增长一些生活常识,还会让孩子在自理活动中感觉到成长的快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独立生活,在人生道路上处理事情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笑对未来。(四)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父母在面对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时,要试着找一些方法来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通过锻炼来增强孩子的生存能力:
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父母要让孩子接触到劳动上。最直接的就是让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事,或者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自己晒被子、扔垃圾,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宝贝,妈妈觉得你越来越棒了,简直是家里的小帮手,所以妈妈想请你帮帮我,跟我维护好我们的小家可以吗?"通过请求协助或者其他方式让孩子开始接触劳动。
通常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非常愿意去做的,因为父母给予孩子一些动手和表现的机会,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自己增长了生活技能,帮助家里出了一份力,也能培养孩子的劳动精神。
2、当孩子做分内事情的时候,父母要鼓励。在孩子正在做自己分内事情的时候,内心总是充满了希望,总是会想方设法地要把事情顺利完成。这个时候父母如果横加阻拦,就会不自觉地把孩子的自理念头打破,孩子的欣喜一旦被埋没,就不会对所做事情再次产生兴趣;反之,父母的鼓励会带来惊喜的效果。
例如,孩子在洗碗的过程中不小心把碗摔破了,父母不要大声责骂,第一时间应该关心孩子有没有受伤,然后跟孩子一起收拾,并告诉他下一次洗碗要怎么做,鼓励他:"妈妈第一次洗碗的时候也摔碎了呢,我们多练习就好,下一次要小心点,不要被碎片伤到了。"
3、不能"半途而废"
,要始终关注孩子的自理能力。既然认识到自理能力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就一定要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始终保持积极态度,不能看到孩子差不多学会了就半途而废、完全放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当孩子努力尝试解决后仍然无果时,父母也要加以引导,直至孩子掌握自理能力,具备独立生活的意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