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如何治疗小肠梗阻效果好
小肠梗阻的发病原因 如何治疗小肠梗阻效果好
一、引起小肠梗阻的原因是什么
肠外因素:①粘连与粘连带的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因而造成小肠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因腹部手术和腹腔炎症产生的粘连则多见于成人。②嵌顿性外疝或内疝。③肠外肿瘤或腹块的压迫。④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肠管本身的原因:①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型。②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它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肠吻合等。③肠套叠。成人较少见,常因息肉或其它病变引起小肠梗阻。
肠腔内原因:由于成团的蛔虫、胆石、粪块和异物引起,均不常见。
动力性小肠梗阻:
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má醉药、肺炎、脓胸、低钾血症等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引起小肠梗阻。
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导致肠管暂时性痉挛。
二、患有小肠梗阻应该怎样治疗
一、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一旦确诊肠梗阻,立即禁食、禁水,插胃管,持续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可排出部分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肠腔内压,减少肠腔内细菌和毒素的吸收,改善肠壁循环。必要时可通过胃管注入100mL左右的植物油,以疏通肠道。这种方法对于轻度不完全肠梗阻多能奏效,但其缺点是较为被动,且对于重症肠梗阻往往无能为力。
2、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严重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3、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肠外营养支持不但是一种支持手段,使病人有条件等待病情的缓解,更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营养不良造成的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肠壁水肿,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增加体液从消化道的丢失,甚至造成肠腔狭窄或梗阻,通过静脉适当补充白蛋白可减轻肠壁水肿。全肠外营养有助于减轻外科手术后高分解代谢所造成的营养不良,从而促进伤口愈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一直要维持到病人能够正常进食后才能逐渐停用。肠外营养支持还可以为不具备手术治疗条件的病人创造手术治疗的条件。
二、手术治疗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绞窄性小肠梗阻、肿瘤或小肠先天性畸形所致的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具体手术方法要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部位及病人的全身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法解除梗阻或恢复肠道通畅。对病因不明确的小肠梗阻,短时间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常需开腹探查以找出梗阻的部位和原因,并根据手术中发现给予适当处理,如肠粘连松解术,肠套叠、扭转复位术,小肠切开异物取出术等,发现肿瘤、坏死肠袢、炎性狭窄等应予除,小肠肠段切除应同时吻合再建,避免行小肠造瘘,特别是高位小肠。手术时操作要仔细,尽可能轻柔,避免导致膨胀脆弱的肠管破裂。肠梗阻手术时常须行术中肠减压术。如果肠管过度膨胀影响操作,行肠减压后便于手术野的暴露,也可减轻术后患者腹胀症状。根据肠管是否开放可分为内减压术和外减压术。
三、小肠梗阻的早期症状
1、粘连性肠梗阻
(1)以往有慢性梗阻症状和多次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
(2)多数病人有腹腔手术、创伤、出血、异物或炎性疾病史。
(3)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
2、绞窄性肠梗阻
(1)腹痛为持续性剧烈腹痛,频繁阵发性加剧,无完全休止间歇,呕吐不能使腹痛腹胀缓解。
(2)呕吐出现早而且较频繁。
(3)早期即出现全身性变化,如脉率增快,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早期即有休克倾向。
(4)腹胀:低位小肠梗阻腹胀明显,闭襻性小肠梗阻呈不对称腹胀,可触及孤立胀大肠襻,不排气排便。
(5)连续观察:可发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感染性休克表现,肠鸣音从亢进转为减弱。
(6)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四、小肠梗阻患者的饮食禁忌
1.不宜食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
2.术前忌食长膳食纤维、胀气的食物如:芹菜、白菜、油菜、萝卜、土豆、红薯、黄豆、蚕豆等。术后忌食油腻、粗糙、腥发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糙米、狗肉、羊肉、牛肉、熏鱼等。
3.忌粗糙食物:手术后3~4天,肛门排气后,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以少量流质,5~6天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忌食鸡肉、火腿、鸽肉以及各种蔬菜的汤类。此物即使煮的很烂,也不能操之过急。
4.禁油腻食品:即使到了第10天,机体能承受软饭时,油腻食品也不能早食,如母鸡汤、肉汤、羊肉、肥肉、排骨汤、甲鱼等。
5.忌食发物:即使术后拆线,也应禁食狗肉、羊肉、雀肉、雀蛋,笋干、大葱、南瓜、牛肉、香菜、熏鱼、熏肉、辣椒、韭菜、蒜苗、淡菜等。
- 上一篇:白眼球出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下一篇:关节炎热敷可以吗患上关节炎的常见症状有哪